48家服饰企业半年报出炉!31家营收下滑,行业马太效应显著?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9:11 浏览量:2
今年已经过去半年了,服装行业的半年报也陆续出来了。蓝鲨消费统计了48家上市服装企业的数据,竟然有31家企业的收入都在下降,净利润下降的也有31家。收入能超过100亿的只有3家:安踏、李宁、海澜之家。
美邦服饰今年上半年营收直接跌了 45.23%,还有安奈儿这些中小品牌,一直陷在亏损里没出来。
剩下的36家企业,收入连20亿都没有,占了七成多。数据一出,行业群里就炸开了锅,大家都在讨论服装行业是不是已经被马太效应困住了?
很多网友都觉得服饰行业受季节、消费周期影响太大,今年上半年可能就是天气反常、大家暂时不愿花钱,才导致营收下滑,不能只凭这个就说马太效应显著。
今年上半年,安踏赚了385.4亿,李宁赚了148.2亿,海澜之家赚了115.66亿,这三家大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;可是那36家营收不到20亿的小企业,超过80%的要么营收下降,要么利润减少。这种大企业越来越赚钱,小企业越来越难混的局面,可不是短期波动能解释的。
其实去年服装行业就开始大量关店了。美特斯邦威关店率直接达到了47.44%,差不多有一半的店都没了;太平鸟、安奈儿的关店率也超过了20%,森马更是关了1104家店,成了关店最多的企业。
到了今年上半年,情况还是一样糟:安踏主品牌门店净减10家,森马总门店又少了89家。每个门店的营收也越来越差,企业只能通过关店来优化渠道。
也有人觉得企业下滑是主动调整战略,比如关掉几家效益不好的门店,去尝试新领域,这只是短期阵痛,不是被大企业逼得没活路。这些调整可能暂时影响了收入,但并不能算行业分化。
安踏在研发上花了将近 10 亿,比去年还多花了 8%。靠着全球 7 个设计研发中心,搞出了“安踏膜”“柔心纱”这些高科技产品,订单量一路飙升。
雅戈尔更是舍得花钱,花了 15 亿买下法国奢侈童装品牌 BONPOINT,还和 HELLY HANSEN 合资做户外,2025 年上半年这业务营收直接涨了 127%。
中小品牌中,美邦搞“潮流户外”转型,2025 年上半年营收还是跌了 45.23%,没看到啥起色;传统童装品牌里,安奈儿营收跌了 23.74%,嘉曼服饰净利润跌了 30.65%。
大公司有资金、研发和供应链,能承受战略调整的成本;但小品牌没有这些资源,调整一次就可能完蛋,大公司越强,小公司越难翻身。
有些人觉得现在无品牌服饰(白牌服饰)起来了,能抢走一些大品牌的市场份额,说不定还能减弱马太效应,但白牌服饰抢的是中小品牌的市场。
今年上半年,白牌服饰的线上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50%,而同期营收不到20亿的中小服饰企业,线上营收平均下降了15%。白牌不仅没弱化马太效应,反而把中小品牌逼得更紧了。
管理学里是这样解释马太效应的:谁已经有东西了,还会给他更多,让他更富;谁没有东西,连他有的也会被夺走。
现在的服装行业就是这样,大品牌在研发、供应链和销售上越做越好,而中小品牌却在资金、技术和市场被白牌抢走的困境中挣扎,行业分化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在马太效应下想要生存,光靠熬是不行的,必须把核心竞争力做得更强。不然,下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