喊 “哥哥,上车喽!”?美女团播现状,调查带你看清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01:30  浏览量:1

打开抖音,常能刷到四五个人组队的直播间,主播们穿着统一服饰,一边跳舞一边笑着喊“哥哥,上车喽”,这就是当下直播圈的“团播”。

2025年,这股风潮已经成了直播行业的“新顶流”,连迪丽热巴、欧阳震华这些明星都来凑热闹,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千亿规模的生意。

团播不是新东西,2022年就有苗头了,一开始只是简单的纯色背景,几个人站着唱歌,镜头也只有一个。

到了2024年,这事儿就不一样了,多机位拍摄成了标配,还会搭实景布景,连背景音乐都要精心选,跟小型舞台表演似的。

团播最吸引人的不是场面变精致,而是观众能“说了算”,你发个弹幕说想看某支舞,主播可能真就跳了,你点赞多,还能决定哪个主播先上场、站哪个位置。

这种感觉不像看直播,倒像自己当选秀节目的评委,“操控式互动”加上“陪伴感”,让团播涨粉特别快,有些头部直播间,一场直播就能有百万人在线看。

本来以为这种娱乐形式只会吸引年轻观众,后来发现连TVB视帝们都来模仿,大跳《晚安大小姐》,可见这股热度有多猛。

团播的热度,自然引来了各行各业的人,大家都盯着这块“肥肉”,想从中分一杯羹。

做MCN的最先行动,成都的OST传媒一口气孵了60多个团播项目,无忧传媒更是砸了千万级资金搞团播矩阵。

本来觉得MCN做团播是理所应当,后来发现连做综艺的公司也来了,七维动力之前做过《创造101》,现在转做团播,光选角就花了半年,还投了百万培训主播,幕后团队全是从《浪姐》《为歌而赞》挖来的老手。

不光是内容公司,卖东西的也想掺一脚,京东今年七夕找了人气团播试水带货,美特斯邦威更直接,快60岁的创始人周成建亲自上阵,跟年轻员工一起在直播间跳团舞,想靠这重新打响品牌。

平台也没闲着,快手去年给团播公会开出的分成比例特别高,比传统直播多了不少。

天眼查的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新注册的直播企业有75万家,2025年上半年就有66万家。

这么多玩家挤进来,团播的门槛也被抬上去了,现在做团播,主播得会唱会跳还会互动,幕后的导播、灯光也得专业,中等规模的团队初始成本就要60多万,不是随便拉几个人就能做的。

投入大,回报确实也诱人,但钱好赚的时候,麻烦也跟着来了。

团播的“钞能力”很明显,OST传媒靠60多个团播项目,单月流水能有6000多万。

SK公会一场比赛,两个头部主播就打出2700万流水,还有个叫卡卡的主播,她的“榜一大哥”一年就打赏了3000万。

带货方面成绩也不差,OST旗下的团播跟萍姐火锅合作,直播当天就把品牌送上全国火锅榜第二,GMV达5500万,无忧传媒的“宇宙N05”帮半天妖卖烤鱼券,两天就卖了9000万。

本来以为团播只能靠打赏赚钱,后来发现带货、线下商演甚至卖课程都能盈利,SK还在杭州奥体中心办过公演,场面跟小型演唱会似的。

但问题也随之出现,为了多赚钱,有些直播间搞擦边、让主播私联“榜一大哥”,还有公司欠薪、主播超负荷工作的情况。

今年7月,监管终于出手了,抖音、视频号不让主播私联,也不让过度美颜,引导大额打赏的行为也被叫停,苏江传媒因为私联问题,解约了两个顶流主播,好好的女团直接散了。

现在的团播行业,已经不是谁来都能赚的阶段了,有24万粉丝的小泷女团因为入不敷出解散了,留下来的团队只能拼内容。

“1919”“喜悦023”的舞台做得跟专业演出似的,“s-shine”“瑶光003”还加了角色扮演和剧情。

这才是长久之道,光靠博眼球、走捷径,迟早会被行业淘汰。

团播这三年,从没人注意的小模式长成千亿赛道,确实让人意外,但现在,它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。

未来能在这行留下来的,一定是那些既合规,又能做出好内容的团队,毕竟观众再喜欢“哥哥,上车喽”的互动,也不会一直为没质量的东西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