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货率高达90%,商家被逼急了
发布时间:2025-11-17 23:23 浏览量:1
作者|京圭子
编辑|文定
电商行业的恶意退货问题,逐步走向失控。
数据显示,女装电商平均退货率已达50%-60%,部分时装品类甚至突破90%。在这些退货订单中,相当一部分来自"羊毛党"——他们购买衣服参加活动、旅游拍照,用完就退;甚至有人组团下单,集体薅羊毛。
为了应对这些恶意退货行为,商家开始出狠招:A4纸巨型吊牌、一次性防拆扣、隐形防伪码、GPS定位芯片、高额退货运费……但效果都不明显。
“要不是被逼急了,谁愿意干这事?”,不少商家表示。
然而,羊毛党们总能找到新的漏洞。这场商家攻防战,正在把整个行业拖入恶性循环,究竟该如何收场?
防退货“军备竞赛”
从吊牌到上锁的进化史
最近,北京一家女装店铺的防退货新招在网上刷屏。商家在衣服的拉链上直接上锁,顾客能试穿,能看版型、面料和做工,甚至可以上身感受尺码是否合适。
但无法将衣服完全打开,也就无法真正穿着外出。
该家店铺表示,只有在买家确认收货后,才会把密码发过去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顾客穿着衣服外出,使用后再退货。
这一操作引发网友两极分化的评论。有人觉得商家太绝:"连正常试穿都要搞这么多限制,还让不让人好好买东西了?"
但不少商家现身说法:之前遇到太多次了,衣服穿去参加婚礼、旅游拍照,回来就申请退货,有的还有汗渍和香水味,这事根本不是个例。
事实上,在这之前,电商行业已经演化出一套完整的防退货工具箱。
巨型吊牌早就见怪不怪了——A4纸那么大,挂在胸口或后背,试穿可以,穿出门?除非买家不要脸。
一次性防拆扣更狠,跟商场防盗扣一个原理,拆了就留痕迹,想退货?没门。
还有商家把心思用到了极致:在腋下、裆部这些隐蔽位置缝特制标签,只要穿过,必定有压痕。
除了最常见的物理阻隔手法,部分商家会采用更加隐蔽的技术防范类手段。
商家在衣服内侧会喷上隐形的防伪码,而防伪码只会在紫外线灯下显现。如果发现退货商品防伪码被水洗或破坏,即会拒绝退货。
有些商家则要求买家在收货开箱时必须录制视频,证明商品的状态,否则出现问题不予处理。
对于个别奢侈品,商家更是尝试在吊牌中植入GPS定位芯片,追踪商品使用轨迹。
此外,许多商家设置了超过正常运费2-3倍的退货运费,让消费者在退货时三思而行,成为商家“经济制裁”消费者的方式。
有的商家则明确规定,退货需扣除商品价格10%-20%的折旧费或检测费,尽管这一做法游走在法律边缘,但确实能震慑部分恶意退货者。
目前,部分商家建立了自己的买家黑名单,对频繁退货的账号进行标记,再次下单时可能面临不发货的情况。
深层原因
恶意薅羊毛乱象与行业生存困境
高退货率并非全是恶意行为,但恶意薅羊毛现象确实在加剧行业困境。近年来,多起典型事件引发社会关注。
2025年年初,五条人要上跨年晚会,造型师找某品牌借衣服被拒,转头就在天猫旗舰店买了两件西装。在结束表演后立马申请退货。品牌方气得在社交平台吐槽,造型师后来发微博道歉,说是“抱着侥幸心理”。
2025年4月,沈阳一所职业学校为办运动会,组织60多名学生在菏泽某女装店集体下单100多套服装。而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就已“沾了草渍”进行退货。
商家发现退回来的衣服惨不忍睹:领口变形、下摆抽丝,有的污渍多到像迷彩服。同时,大批量退货直接导致商家损失8000元,店铺被平台封号。后来校方道歉,才算和解。
还有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拍照后退货一事,更是轰动一时。2019年4月,女子黄某在淘宝买了18件衣服,总价4600多块元。五一穿去西藏旅游拍照,5月5日以“不喜欢”为由全退。卖家发现她旅游照后直接曝光,最后只退了没试穿的9件。11日,黄某微博道歉随后又删除,其个人信息遭泄露引发网络暴力。
纵观防退货手段的演变,可以看到三大趋势:
从单一手段到组合拳。早期商家只是在详情页提示“拆吊牌不退货”,现在发展到物理防护,巨型吊牌+开箱视频+高额运费+黑名单,四管齐下。
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识别。过去商家只能等退货发生后被动应对,如今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,可以提前识别高风险订单。
比如同一账号短期内多次下单同类商品、收货地址频繁更换、退货率高于平均水平等,都会被系统标记为“疑似羊毛党”。
从单打独斗到行业联动。如今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,单个店铺的防护是有限的,职业羊毛党可以在不同店铺流窜作案。
因此,一些电商协会和商家联盟开始建立跨店铺、跨平台的恶意买家数据库,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防控。
然而,这场“军备竞赛”也引发了新的问题:防护手段越严格,正常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越差;而羊毛党们也在不断升级装备,寻找新的漏洞。
这场攻防战,似乎陷入了没有尽头的循环。
恶性循环链条
全行业为少数人的行为买单
商家为何频出狠招?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。
根据行业报告显示,女装电商的平均退货率已达到50%-60%,这意味着每卖出10件衣服,就有5-6件会被退回。
而这只是平均水平,在某些特定品类中,情况更为严峻。
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曾表示,服装的退货率超过了70%,时装类甚至超过了90%。
尤其是在快消领域,消费者购买决策随意性强,“反正能退货”成为下单的重要理由。每年就有大批中小商家,因扛不住高退货率压力关店。退货率,正成为压垮电商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然而,退货带来的额外损失远超想象。
商品折损是第一层。退回的衣服即便外观完好,也可能有汗味、香水味、褶皱,作为二次销售会被投诉发旧货,只能降价处理或直接报废。
据统计,每件退回的服装的综合成本约20至32元——其中包括运费、包装、折旧、仓储及人工处理费用。
物流成本是第二层。虽然退货时运费可由买家来承担,但商家也要承担发货运费、包装材料、人工打包等费用。一单的综合物流成本在8-15元之间。如果发出100件货,退回60件,光物流就会亏损800-900元。
资金冻结是第三层。电商平台通常会对商家进行资金冻结7-15天,如果买家申请退货,冻结时间会延长到30天甚至更久。换句话说,对于商家而言,高退货率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更低的销售到账率。
更严重的是,恶意退货正在形成“劣币驱逐良币”效应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“那些认真做质量、做服务的商家,反而因为定价稍高、退货政策稍严格而流失客户。而那些卖劣质品、虚假宣传的商家,反正也不在乎退货,价格低就有人买。”
恶意退货的危害,早已不是影响个别商家的问题,而是在整个电商生态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链条,导致全行业为少数人买单。
第一环——高退货率推高经营成本。当退货率达到50%-80%,物流、仓储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都会翻倍。
第二环——成本压力导致商家退出或涨价。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中小商家被迫退出市场,留下的商家为了维持利润,只能提高售价。
第三环——涨价导致商品性价比下降。同样品质的衣服价格从100元涨到150元,消费者会觉得不值,更倾向于多买几件,反正能退。这进一步推高了退货率。
第四环——更高的退货率迫使进一步提价,恶性循环就此形成。真正想买衣服的消费者,要为那些恶意薅羊毛者的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;而那些诚信经营的商家,也在这个循环中不断被消耗,直至退出。
应对恶意退货
法律规制与多方共治
近年来,已经有多起恶意退货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并被处罚。
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披露一起案件:某男子购买一款相机镜头,因为发现收到的商品有瑕疵,于是选择了申请退货。他发现平台“期限内无理由退货”规则,于是恶意“买真退假”,骗取货款227万多元。经审理,该男子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,剥夺政治权利2年,罚金11万元。
江西金溪县人民法院也公布过另一起小案件:消费者吴某某多次利用某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漏洞,虚构各种不实理由,向商家申请退货21次。同时,其还采取欺诈的手段,通过调换商品,退回非当次订单的其他物品,并要求商家退还货款。经审理,吴某某赔偿商家2893.46元。
这些判例释放了明确信号: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同时惩罚恶意购物行为;商家有权对恶意退货说“不”,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对于利用平台规则的恶意购买行为,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周浩律师建议,平台方可以借此发布诚信榜,公布不守诚信的顾客,并在此基础上适当修正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的试用范围,对诚信失分的买家加以警示。
2025年5月1日起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》正式实施,明确了退货的几个关键点:
一是退货范围缩窄。定制品、鲜活易腐品、拆封的数字化商品、临期商品等明确不能退。
二是退货条件更严。商品必须保持完好状态,包括外观、功能、配件完整,不得有使用痕迹(如电子产品激活、服装污损)。退货申请需经审核,符合条件才退款。
三是拆封≠不能退。因检查商品必要性的拆封仍可退,但商家注明"拆封不退"可能违规。
四是严打薅羊毛。P图伪造质量问题、使用后恶意退款等行为将被严查。
这更加说明“无理由”并不等于“无条件”“无限制”退货。
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指出,解决电商平台高退货率问题,需要思考买卖双方如何重构信任,平台也应该探索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。
从整体上看,恶意退货毕竟只是一小部分消费者行为,根本上要解决问题需要“疏堵”结合,提升整体的服务环境,尤其是线上电商这样的大市场,带给消费者的是更加丰富的一站式商品,选择信息透明化,让消费者买到更具性价比的一些商品。
精准服务程度越好,消费者的退货率也会下降,再辅以消费信用的等级分、法律法规等一些制度规则方面的完善,来避免一些钻规则漏洞的行为。解决恶意退货问题,需要平台、商家、消费者、监管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。
参考资料:
[1]“巨型吊牌防退货”是一个“上策” .人民财评
[2]买服装上跨年晚会表演后退货!知名乐队上热搜!回应来了. 辽宁晚报
[3]学生运动会后组团退60多件裙子,学校:道歉并承担相关费用,已和解.极目新闻
[4]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拍照后退货 阿里方回复:9件衣服已试穿并拍照不可退.北京青年报
[5]商家防“蹭穿”出奇招 “ 巨型吊牌”引热议. 南宁日报
[6]网购退货乱象倒逼商家出“奇招” 巨型吊牌能否整治“穿完就退”.央视网
[7]电商经济,更需要诚信.光明网
[8]过完双十一就退货:服装退货率高达70%,“爆买爆退”搞崩运费险.蓝鲸新闻
[9]男子“买真退假”恶意退货获刑11年 主审法官回应判决理由.央视新闻
[10]买家网购恶意退货21次,判了!.金溪法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