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,为啥我们拼命干活还穷?13年后我终于懂了

发布时间:2025-09-27 12:40  浏览量:2

刷到一条新闻,大学生借高利贷炒币负债十几万,被迫辍学跑路。这让我想起13年前那个啃着馒头躲在肯德基角落的自己,也想起当年问爸爸的那句“为啥我们这么辛苦还穷”。

2012年我刚上大一,和同学去东湖玩,人家一个电话,家里司机开着广本就来接。而我从红安农村到武汉,得先步行20分钟到镇上,再坐5块钱班车去县城,最后挤25块钱的大巴。在商场里,她们对艾格、美特斯邦威侃侃而谈,我攥着兜里每月300块的生活费,连试穿都不敢。

最窘迫的是在肯德基,同学们啃着汉堡喝可乐,我只能掏出早上买的馒头。那个家境优渥的同学没说啥,悄悄塞给我一瓶雪碧,那瓶饮料的甜味,我记了好多年。

那时我才懂,人和人的起点真不一样。她们用MP3练听力时,我得蹭机房;她们暑假去新东方学英语,我要去餐厅端盘子赚600块生活费;她们进社团攒人脉,我必须考第一拿奖学金,不然下年学费都没着落。

我问过爸爸,为啥我们种那么多地还穷?爸爸说:“虾有虾路,蟹有蟹路,穷人输不起,踏实干就不会一直穷。”这话刻进了我骨子里。2014年股市疯涨,老公想把几万积蓄投进去,我死活拦住——那是我们全部家底,输了孩子奶粉钱都没着落。后来股灾,他同事有人卖房炒股,最后妻离子散。

现在的年轻人更难了。打开手机就是王思聪带狗坐私人飞机,身边有人拆迁暴富,有人靠一篇文章赚得盆满钵满。《中国消费青年金融素养调查报告》说,18-35岁里43%月光,16%经历过身无分文的危机。这种落差下,难怪有人急着借高利贷赌一把。

但真没必要跟别人比。13年前我啃馒头都嫌贵,现在能淡定带娃吃肯德基;13年前看着9000块的电脑算稻谷钱,现在能随便买最新款苹果;13年前揣着凑来的学费入学,现在有了能装1000本书的书房。

就像《风雨哈佛路》里的莉兹,从贫民窟乞讨到考上哈佛,她从没跟富二代比起点,只跟昨天的自己较劲。我们没法选出身,但能选怎么活。

爸爸当年没说错,踏实干真的能改变生活。那些你羡慕的“罗马”,或许永远到不了,但每一步都在靠近更好的自己。毕竟真正的高贵,从来不是超过别人,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。

点个赞吧,敬那个曾经狼狈却没认输的自己,也敬我们靠双手挣来的好日子。